提起“更年期”,很多人會下意識聯想到女性,但男性同樣會經歷這一自然生理階段。雖然男性更年期表現不如女性明顯,卻可能悄悄影響生活質量。北京家恩德運醫院男科中心白泉主任提醒大家,關注男性更年期,是守護家庭健康的重要一環。
1 男性更年期的成因
男性自40歲開始,隨著年齡增長睪丸雄激素合成功能逐步衰退,進而引起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,并由此引起一系列臨床綜合征,稱為“男性更年期綜合征”。
臨床癥狀包括腦活動能力下降、骨質疏松、肌力下降、身體肌肉和脂肪分布變化、體毛減少、造血功能減退、性功能障礙、記憶力減退和總體健康感覺減退等。此外,不良生活習慣(吸煙、酗酒、熬夜)、慢性疾病(肥胖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)會加速激素失衡,使更年期癥狀提前或加重。
2 男性更年期的癥狀與高發年齡
男性更年期無統一“發病時間”,個體差異大:多數人40-55歲出現癥狀,也有30多歲出現早期表現的,部分因健康問題60歲后才明顯。
癥狀主要體現在三方面:
生理層面
性功能減退、性欲下降,還可能有肌肉力量減弱、體能下降、易疲勞、關節酸痛,部分會出現潮熱、盜汗。
心理與認知層面
情緒波動大,如莫名煩躁、易怒、焦慮,或持續低落、自我懷疑;記憶力和注意力下降,表現為“丟三落四”、難以專注完成復雜任務。
睡眠層面
激素波動打亂睡眠節律,可能入睡困難、多夢、早醒,長期睡眠不足會加重疲勞和情緒問題,形成惡性循環。
3 男性更年期的診斷
診斷需結合“癥狀+檢查”綜合判斷,不能僅憑單一表現自行定論:
癥狀評估
醫生通過問詢,了解是否有持續3個月以上的典型癥狀,同時排除抑郁癥、甲狀腺疾病等其他疾病。
激素檢測
血液檢查測定睪酮水平,若血清睪酮低于正常范圍(通常9-38nmol/L),且伴隨相關癥狀,可輔助確診。
排除其他病因
排查糖尿病、高血壓、性腺疾病等可能導致類似癥狀的疾病,避免誤診。
若出現疑似癥狀,建議盡早到正規醫院男科或內分泌科就診,避免延誤干預。
4 應對男性更年期的方法
男性更年期是自然生理過程,并非“疾病”,科學應對能顯著提升生活質量,需個人、家庭與社會共同努力:
自我調節:從生活方式入手
合理飲食:多攝入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、鋅元素的食物,幫助維持激素合成;減少高脂肪、高糖飲食,避免肥胖加重激素失衡。
科學運動:每周3-5次有氧運動結合力量訓練,增強肌肉力量,促進睪酮分泌,改善情緒和睡眠。
規律作息:戒煙限酒,避免熬夜,保證每天7-8小時睡眠,為激素穩定提供良好生理環境。
心理疏導:通過冥想、深呼吸緩解焦慮,或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,避免陷入負面情緒。
家人支持:理解與陪伴是關鍵
家人應多傾聽少指責,共同參與健康管理,如一起運動、調整飲食,讓其感受到“不是一個人在應對”;若癥狀影響生活,溫和建議尋求專業幫助,減少對“看病”的抵觸。
外界理解:打破偏見,正視需求
社會需打破“更年期是女性專屬”的刻板印象,正視男性此階段的健康需求。讓男性不必因“面子”獨自硬扛。
關愛男性健康,從關注更年期開始。這不僅是對男性自身的呵護,更是對家庭幸福的守護。北京家恩德運醫院男科中心呼吁大家:用理解、支持與科學方式,幫助他們平穩度過這一階段,讓每個家庭在健康與溫暖中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