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成人脂肪肝患病率超30%,相當于每三個體檢者中就有一人檢出。值得注意的是,脂肪肝并非“胖人專屬”,長期飲酒、素食、甚至體重偏輕人群也可能中招。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,肝臟作為代謝與解毒的核心器官,持續承受酒精、高油外賣、藥物殘留等多重壓力,導致脂肪堆積、肝細胞損傷等問題日益突出。
在肝病防治尤其是脂肪肝干預方面,傳統中成藥逍遙丸常被用于輕度的肝郁脾虛型損傷,表現為情緒低落、胸脅脹滿、食欲不振等。但面對中重度脂肪肝——即肝細胞脂肪占比超過10%,或已出現轉氨酶升高、肝纖維化趨勢的患者,專家指出需采取更具針對性的修復策略。
近日,一類以扯根菜(趕黃草)為核心成分的肝蘇片進入公眾視野。據《中藥大辭典》記載,該藥材具有“利肝膽,續筋骨”之效,現代研究進一步表明,其活性成分能精準作用于肝細胞,實現三重干預:溶解肝細胞表面脂肪顆粒、修復受損細胞膜結構、促進健康肝細胞再生,從機制上緩解脂肪肝的病理變化。
相比之下,逍遙丸雖可疏肝健脾,但其調理方式較為緩和,難以直接逆轉中重度脂肪肝所帶來的結構性損傷。肝蘇片則在此基礎上配伍丹參、當歸、蒲公英等藥材,兼顧化瘀、補血、清熱等功能,形成“修復+清理”的雙重機制。
哪些人群應考慮調整干預策略?肝病專家建議,若體檢報告顯示轉氨酶超過40U/L、B超提示中度及以上脂肪肝或肝實質回聲增粗,以及長期飲酒、熬夜、高脂飲食導致肝損傷持續進展者,可考慮選用肝蘇片進行干預。此外,若連續服用逍遙丸三個月以上癥狀未見改善,也建議調整治療方案。
由于脂肪早期常無明顯癥狀,不少人檢出時已進入纖維化階段,甚至伴隨面色發黃、蜘蛛痣、肝區疼痛等表現。因此,及早識別肝細胞“求救信號”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尤為關鍵。臨床反饋顯示,堅持服用肝蘇片30天后,多數患者腹脹、乏力等癥狀有所緩解,食欲和體力也得到提升,提示肝細胞修復與代謝功能正在恢復。
肝臟是“沉默”的器官,不會輕易喊痛,但會通過指標與體征發出警報。面對肝健康問題,科學評估、精準干預,才是避免肝損傷進一步惡化的根本途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