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忙碌一天后,本應在夜晚的睡眠中讓身體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修復,然而,對于許多人來說,夜晚卻成了后背脹痛的 “戰場”。
35 歲的職場人李先生,長期伏案工作,每天在辦公桌前一坐就是八九個小時。最近,他常常在半夜被后背脹痛折磨醒,那種疼痛就像有無數根針在扎,又像是被一塊大石頭重重地壓著,整個背部又酸又痛,讓他翻來覆去難以再次入睡 。第二天早上起來,后背依舊隱隱作痛,嚴重影響了他的工作狀態和心情。
還有 50 歲的張阿姨,她在晚上睡覺的時候,后背脹痛得厲害,感覺背部的肌肉緊緊地繃著,連翻身都困難。為了緩解疼痛,她嘗試過各種姿勢,側躺、平躺,可都無濟于事,只能無奈地睜著眼睛,等待天亮,這樣的夜晚讓她苦不堪言。
相信這些經歷,很多人都似曾相識,那種在夜晚被后背脹痛 “偷襲” 的感覺,不僅影響睡眠質量,還會對第二一、追根溯源:脹痛背后的 “真兇”
在了解了晚上睡覺后背脹痛的常見癥狀與經歷后,我們迫切需要找出導致這一問題的根源。其實,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主要可以分為生活習慣類和疾病因素類。
(一)生活習慣類
姿勢問題:在現代生活中,長時間不良坐姿、站姿以及久坐久站已經成為許多人的生活常態。在辦公室里,很多人一坐就是一整天,身體前傾,彎腰駝背,這種不良坐姿會使背部肌肉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,得不到放松。以辦公室職員為例,每天對著電腦工作,頸部前伸,肩膀內扣,背部肌肉為了維持身體的姿勢,不得不持續發力,時間一長,就容易引發肌肉勞損。而對于一些需要長時間站立工作的人,比如教師、售貨員等,由于重力的作用,身體的壓力集中在背部和腰部,同樣會導致背部肌肉疲勞。當肌肉勞損達到一定程度,就會在晚上睡覺時引發后背脹痛。
睡眠環境:床墊、枕頭不合適以及睡眠姿勢不良也是導致后背脹痛的重要因素。床墊過軟,無法為身體提供足夠的支撐,會使脊柱處于不正常的彎曲狀態,背部肌肉需要額外用力來維持身體的平衡,從而導致肌肉緊張和疼痛。相反,床墊過硬則會使身體的壓力集中在幾個點上,同樣會對背部肌肉和骨骼造成傷害。此外,枕頭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頸椎的正常生理曲度,進而影響到背部。睡眠姿勢不良同樣不可忽視,比如喜歡趴著睡的人,為了呼吸,頸部會過度扭轉,這不僅會對頸椎造成傷害,還會使背部肌肉處于扭曲狀態,引發脹痛。而長期保持同一側臥位,也會導致一側背部肌肉長時間受壓,引起疼痛。
(二)疾病因素類
炎癥相關:筋膜炎、脊柱炎等炎癥疾病是引發后背脹痛的常見原因之一。筋膜炎是一種筋膜的無菌性炎癥,通常是由于肌肉勞損、受寒、創傷等因素引起。當筋膜發生炎癥時,會導致局部疼痛、肌肉緊張和活動受限,尤其是在晚上睡覺時,由于身體活動減少,血液循環變慢,炎癥因子更容易積聚,從而加重疼痛癥狀。脊柱炎則是一種侵犯脊柱關節和周圍組織的炎癥性疾病,常見的如強直性脊柱炎,它主要影響脊柱的正常功能,導致脊柱僵硬、疼痛,這種疼痛在夜間休息時往往會加重,嚴重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。其發病機制與遺傳、免疫、感染等因素有關,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的脊柱組織,引發炎癥反應,進而導致后背脹痛。
其他疾病牽連:一些看似與后背無關的疾病,也可能會牽連到后背,引發疼痛。比如頸椎病,當頸椎發生病變,如頸椎間盤突出、骨質增生等,會壓迫頸部的神經和血管,導致神經傳導異常,疼痛信號會放射至后背,引起后背脹痛。同時,患者還可能伴有頸部疼痛、僵硬、上肢麻木等癥狀。肩周炎也是如此,肩部周圍組織發生炎癥,疼痛信號會通過神經傳導,同時肩部肌肉緊張也會牽涉到背部,引發后背疼痛。患者通常會感到肩部活動受限,疼痛在夜間加重,嚴重影響睡眠和日常生活。
二、緊急救援:當下緩解脹痛的實用招
當夜晚被后背脹痛折磨時,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一些方法來快速緩解疼痛,讓自己能重新進入夢鄉。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些當下就能實施的實用招數。
(一)物理緩解法
熱敷:熱敷是一種簡單有效的緩解后背脹痛的方法。在熱敷工具的選擇上,熱水袋是最常見的,它方便獲取,價格實惠。將熱水袋裝滿熱水后,用毛巾包裹,避免直接接觸皮膚,防止燙傷。熱毛巾也是不錯的選擇,把毛巾浸泡在熱水中,擰干后敷在背部。如果追求更持久的熱敷效果,熱敷墊則是個好選擇,它通常由絕緣材料制成,能保持熱量更長時間 。熱敷的溫度一般控制在 40 - 50 攝氏度為宜,這個溫度既能讓身體感受到溫暖,促進血液循環,又不會對皮膚造成傷害。每次熱敷的時長建議為 15 - 20 分鐘,時間過短可能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,過長則可能導致皮膚不適。熱敷能夠使背部的血管擴張,促進血液循環,讓肌肉得到更多的養分和氧氣,從而緩解肌肉緊張,減輕疼痛。就像給疲憊的肌肉注入了一股活力,讓它們重新恢復彈性。
簡單拉伸:在睡前進行一些簡單的拉伸動作,也能有效緩解后背脹痛。比如 “站立位體側屈”,雙腳與肩同寬站立,雙手向上伸直,然后緩慢地向左側彎曲身體,感受右側背部肌肉的拉伸,保持 15 - 30 秒后換另一側。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放松背部兩側的肌肉,增加肌肉的柔韌性。還有 “坐姿扭轉”,坐在椅子上,挺直腰背,身體向左扭轉,右手放在左膝外側,保持 15 - 30 秒后換另一側。它能有效放松背部和腰部的肌肉,減輕疼痛。這些拉伸動作的原理是通過拉長肌肉纖維,增加肌肉的彈性和伸展性,從而緩解肌肉的緊張和疼痛。就像給緊繃的橡皮筋松松勁,讓它恢復原本的彈性。
(二)輔助用品助力
選擇合適床墊:床墊的選擇對睡眠質量和背部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。彈簧床墊是最常見的床墊類型之一,它由鋼絲彈簧構成,提供良好的支撐和透氣性,適合喜歡硬床墊的人群,能給予身體較好的支撐,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。但長期使用后可能會出現彈簧變形的問題。記憶棉床墊以其獨特的 “記憶” 功能而聞名,它能夠根據體溫和壓力調整形狀,提供個性化的支撐,特別適合那些需要額外腰部支撐的人群,能夠有效緩解背部疼痛。不過,它的透氣性較差,夏天使用時可能會感到悶熱。乳膠床墊由天然或合成乳膠制成,具有優異的彈性和耐用性,能夠均勻分布體重,減少壓力點,適合所有體型的人群。此外,它還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抗菌性能,有助于保持床墊的清潔和衛生。但乳膠床墊的價格相對較高。在挑選床墊時,首先要考慮自己的睡眠習慣和身體狀況。如果有背部問題,建議選擇提供額外支撐的床墊;如果容易出汗,透氣性好的床墊則更適合。同時,要親自去試躺,感受床墊對身體的支撐和舒適度,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。
挑選合適枕頭:枕頭的高度和材質同樣會影響睡眠和背部健康。枕頭過高,會使頸部過度伸展,導致頸椎壓力增大,容易引發頸部和背部疼痛;枕頭過低,則會使頸部過度彎曲,同樣會對頸椎和背部造成不良影響。一般來說,成年人適宜的枕頭高度通常在 10 - 15 厘米左右,具體還需根據個人的身高和睡姿進行調整。在材質方面,常見的有棉花、乳膠、記憶棉等。棉花枕頭柔軟度較高,價格相對較低,但彈性較差,容易變形,長時間使用后容易積累灰塵和細菌。乳膠枕頭彈性好,能夠貼合頸部曲線,提供良好的支撐力,有效緩解頸部疼痛,還具有抗菌防螨的功能。記憶棉枕頭則可以根據頭部和頸部的壓力和溫度進行塑形,提供個性化的支撐。在選擇枕頭時,要根據自己的睡眠習慣和身體需求,綜合考慮高度和材質等因素,選擇一款能讓自己在睡眠中保持舒適的枕頭 。
三、長期抗戰:日常預防與調理
(一)運動鍛煉
針對性運動:瑜伽和游泳等運動對鍛煉背部肌肉有著顯著的效果。在瑜伽的眾多體式中,像 “駱駝式”,它需要練習者跪在瑜伽墊上,雙腿分開與髖同寬,然后慢慢后仰,雙手去觸碰雙腳的腳跟。這個動作能夠有效拉伸背部肌肉,增強背部肌肉的柔韌性和力量,就像給背部肌肉做了一次深度按摩,讓它們變得更加有彈性 。還有 “蝗蟲式”,趴在瑜伽墊上,雙腿伸直,雙臂放于身體兩側,然后同時抬起雙腿和雙臂,感受背部肌肉的收縮和發力,有助于強化背部肌肉,改善背部的力量和穩定性。而游泳時,無論是自由泳、蛙泳還是仰泳,都能充分鍛煉到背部肌肉。以自由泳為例,在劃水的過程中,背部肌肉需要不斷地發力,帶動手臂劃動,同時保持身體的平衡和穩定。這就像給背部肌肉進行了一場持久的力量訓練,讓它們在運動中得到充分的鍛煉,增強肌肉的力量和耐力,從而更好地支撐背部,減少后背脹痛的發生 。
日常小運動:在辦公室或居家時,也可以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時間進行簡單的運動,這些小運動雖然看似簡單,但長期堅持下來,對預防后背脹痛有著重要的作用。比如,每隔一段時間就做一次 “頸部伸展”,坐在椅子上,挺直腰背,用右手將頭部向右側輕輕拉伸,感受左側頸部和背部肌肉的伸展,保持 15 - 30 秒后換另一側,這個動作可以有效緩解頸部和背部肌肉的緊張。還有 “轉體運動”,同樣坐在椅子上,雙腳平穩地放在地面上,雙手放在身體兩側,然后緩慢地向左側轉動身體,眼睛看向身體后方,保持 15 - 30 秒后換另一側,能夠放松背部和腰部的肌肉。這些簡單的運動,就像給身體的 “潤滑劑”,讓肌肉和關節保持靈活,只要養成習慣,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輕松預防后背脹痛。
(二)生活習慣調整
正確姿勢養成:在工作、學習和生活中,保持正確的姿勢是預防后背脹痛的關鍵。在辦公室工作時,要調整好桌椅的高度,使眼睛與電腦屏幕保持水平,背部挺直,肩部放松,不要彎腰駝背。以使用電腦為例,將電腦屏幕的中心位置調整到與眼睛平齊的高度,鍵盤和鼠標的位置要便于操作,避免手臂過度伸展或彎曲。坐著時,要盡量將臀部坐滿整個椅面,使腰部能夠靠在椅背上,給腰部提供足夠的支撐。站立時,雙腳微微分開與肩同寬,挺胸抬頭,收腹提臀,讓身體的重心均勻分布在雙腳上,避免長時間站立時身體重心偏移,導致背部肌肉受力不均。行走時,也要保持挺胸抬頭的姿勢,步伐穩健,不要低頭看手機或含胸駝背。正確的姿勢就像給身體建立了一個堅固的 “支撐框架”,讓背部肌肉和骨骼能夠在正常的狀態下工作,減少疼痛的發生。
注意保暖防潮:寒冷潮濕的環境對后背的健康有著不良的影響。當后背受到寒冷刺激時,背部的血管會收縮,血液循環會變慢,導致肌肉和組織得不到足夠的養分和氧氣,從而引起肌肉緊張和疼痛。就像在冬天,如果不注意保暖,后背暴露在冷空氣中,很容易就會感到背部酸痛。而潮濕的環境則會使身體的濕氣加重,影響氣血的運行,同樣會導致后背脹痛。因此,要注意保暖防潮,在寒冷的天氣里,及時增添衣物,特別是要注意背部的保暖,可以穿上厚一點的外套或使用保暖背心。在潮濕的環境中,可以使用除濕器降低室內濕度,保持居住環境的干燥。同時,避免直接吹空調或風扇,尤其是不要讓冷風直接吹到后背,以免加重疼痛。保暖防潮就像給后背穿上了一層 “保護衣”,讓它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保持健康。
四、何時 “搬救兵”:及時就醫的信號
雖然大部分的后背脹痛可以通過上述方法得到緩解,但有些情況下,疼痛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嚴重警告信號,此時及時就醫至關重要。
如果后背脹痛持續時間超過一周,并且沒有任何緩解的跡象,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視。一般來說,因生活習慣導致的輕微后背脹痛,在經過休息、熱敷、拉伸等自我調理后,幾天內癥狀會有所減輕。但如果疼痛持續不消,可能意味著存在更嚴重的問題,如筋膜炎、脊柱炎等疾病,這些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,影響脊柱的正常功能 。
當疼痛程度劇烈,已經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,如無法正常行走、彎腰、睡眠,甚至伴有頭暈、心慌等癥狀時,也應立即就醫。這種劇烈的疼痛可能是由嚴重的疾病引起的,比如頸椎病壓迫神經導致的放射性疼痛,或者是心血管疾病引發的牽涉痛。如果是頸椎病壓迫神經,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神經損傷,影響肢體的運動和感覺功能;而心血管疾病引發的后背脹痛,如果延誤治療,可能會危及生命 。
另外,當后背脹痛伴有其他異常癥狀,如發熱、體重下降、麻木、刺痛、大小便失禁等,同樣需要盡快就醫。發熱可能提示身體存在感染,如脊柱感染等;體重下降可能與腫瘤等消耗性疾病有關;麻木、刺痛可能是神經受到壓迫或損傷的表現;大小便失禁則可能是馬尾神經綜合征等嚴重疾病的癥狀。這些情況都需要專業醫生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,以便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,避免病情惡化,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。